网站整改中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和美乡村建设目标下政府、企业、农户共治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研究》成果评介

来源: 2025年05月27日 17:30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年度一般课题)《和美乡村建设目标下政府、企业、农户共治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研究》(课题编号:HNSK(ZC)23-132),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金丹主持完成,最终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结项等级为优秀。

  一、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直是国家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在生活垃圾与污水治理、户厕改造、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共性问题,如重物轻人、只建设不管护、项目执行碎片化、农户少参与、项目过度市场化而缺乏监管等问题。

  海南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效果,表现在“三清两改一建”工作方面,但在政策实践中也存在上述共性问题。尽管当下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是国家推动的,具有明显的国家建构特征,但从整个治理过程来看,涉及的主体还有农户、基层政府及乡村干部、村庄组织、企业等,而且它们也是非常重要的治理主体。本课题聚焦:政府、企业、农户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怎么样?多元主体共治存在哪些影响因素?怎样构建和美乡村建设目标下政府、企业、农户共治的农村环境治理体系?以期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解答,为海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理论启发与实践方法借鉴。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观点

  主要内容

  一是农村人居环境多元主体治理的实态分析。政府、村庄、企业、农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参差不齐,“各管一块”的碎片化特征明显,特别是这些主体之间的合作需要加强。

  二是农村人居环境多元主体治理的影响因素分析。资源投入因素方面,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资金来源渠道需多元;技术应用因素方面,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项目的适配性需提升;组织协调因素方面,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主体的互动性需加强;动力机制因素方面,农村人居环境正向的合作治理需强化。

  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选取浙江、山西、海南、江苏、重庆等省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经验与案例,分析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运作过程与机理。用典型经验与成功案例来表达海南能够建构多元共治的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四是对策建议。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结合海南实际,采取有效对策,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建立政府、企业、农户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具体而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激励机制;提升项目的适配性,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技术治理模式;促进制度集成创新,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制度体系;调动主体积极性,建立多元共治的农村环境治理体系。

  重要观点

  一是政府、企业与农户治理农村人居环境角色的碎片化。地方政府一直充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发起者、项目包办者;村庄组织只是在配合、被动式应对,项目承接能力也没有被充分考虑,导致有些项目如污水处理设施无法落地运行;项目实施企业与村民沟通协调也存在许多问题,只要政府和村庄组织不在场,环境项目就难以推进;政府替民作主已是事实,农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情况亟需改变。改善与加强农民与政府、企业、村庄等主体的合作关系,分类形成有效的合作治理模式显得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及长效治理。

  二是治理投入、组织、技术、机制影响着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主体的功能显示与治理成效。海南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投入表现在政府财政投入较大,社会力量投入不足。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技术应用与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适配性需要重视。政府部门之间协调性、县乡及乡村之间联动性、村庄及农户上级项目接应匹配能力等组织协调因素影响着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主体组织功能与有效治理状态。政府、企业与农户共同治理的长效机制、责任机制、合作机制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政府责任过大、社会责任不足,亟需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合作治理机制。

  三是建成和美乡村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目标,这为环境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人居环境治理是和美乡村建设的手段,通过环境治理达致农村空间优美、农户参与共享、社会和谐的状态。需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成功经验,结合海南实际,采取有效对策,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四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政府引导与监管、企业协同、农户参与的“三位一体”模式为特征,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投入力度,发挥基层组织协调与中介作用,注重技术治理的适配性,建立利益与情感、责任与义务机制,构建农村人居环境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及效率

  从理论上看,针对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实施碎片化、主体不合作等问题,通过对政府、农民、村庄、企业治理农村环境的实态调查,研究海南农村人居环境多元主体治理体系问题,剖析投入、组织、技术、机制等影响因素,建构了政府、企业、农户环境合作治理体系,拓展了农村人居环境公共治理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思考。

  从实践上看,本研究立足海南自贸港和美乡村建设场景,从农村环境多元主体治理实态切入,通过案例比较分析,结合海南实践特征,学习“千万工程”经验,调动政府、企业与农户积极性,建构农村人居环境“三元一体”的治理体系,为海南和美乡村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对2018年以来海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政府、企业、农户等治理主体的各自功能与发挥现状、问题及改善途径等方面进行总结研究,有利于助力地方政府落实国家农村人居环境政策,有利于拓展中国式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理论与地方实践研究,从而更好地引导农户参与环境治理、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

  本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助力打造美丽中国“海南样板”》获得省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并批转相关部门借鉴参考。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海南省社会科学院 版权所有 琼ICP备05002632号

海南省??谑星砩角斐呛?00号省机关红城湖办公区18号办公楼,邮编:571199,电话:0898-65316887